该报消息人士同时表示,如果与美国的谈判失败,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打算近期在中国公司建设核电站问题上向前推进。
6月,西班牙政府宣布将向七个大型绿氢项目拨款1亿欧元,加快布局绿氢产业,打造欧洲大陆供给中心。此外,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投产时间不应早于电解槽投产前36个月。
日前,欧盟规定到2030年可再生氢在工业氢需求中所占比例要达到42%,满足欧盟配额所需的可再生氢总产量为210万-420万吨。作为一项过渡条款,在2029年12月31日之前,如果达到月度匹配,则视为满足了时间相关性的要求。三是在低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的地区签订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协议后采用电网供电生产的氢气对于电力排放强度低于18gCO2eq/MJ(64.8CO2e/kWh) 的地区,企业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运营商签订了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协议,且满足相应的时间和区域相关性时,通过电网电力进行电解制氢所得氢气也属于可再生氢。欧盟委员会共提出三项标准判定绿氢,一是电解槽直接连接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所生产的氢气。
为进军欧盟巨大的可再生氢需求市场,绿氢供应商不仅要考虑市场竞争,还要满足欧盟可再生氢生产规则。这一准则旨在确保通过可再生氢生产项目来激励电网中可再生电力装机量的增加。据天然气输出国论坛报告显示,今年初以来,挪威向欧盟供应的管道天然气最多——占欧洲进口总量的56%(1-7月为510亿立方米),阿尔及利亚供应的天然气少近三分之二,占19%(170 亿立方米),俄罗斯是第三大供应国,占欧洲进口量的16%(140亿立方米),但较一年前下降了约72%
近年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一直是欧洲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商,该公司负责人阿列克谢•米勒表示,2022 年,该公司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的天然气量几乎是一年前的一半——1009 亿立方米(减少了45.5%,2021年出口了1851亿立方米),这是自 199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供气量。通过‘土耳其流的供气仍将波动,欧盟国家增加购买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趋势似乎已经结束。8月27日,俄罗斯BCS Mir Investments的股票市场专家叶夫根尼•米罗纽克在向卫星通讯社发布的评论中表示,欧盟国家不太可能增加对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购买,而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将保持稳定,在该地区进口中保持16%的份额。据天然气输出国论坛报告显示,今年初以来,挪威向欧盟供应的管道天然气最多——占欧洲进口总量的56%(1-7月为510亿立方米),阿尔及利亚供应的天然气少近三分之二,占19%(170 亿立方米),俄罗斯是第三大供应国,占欧洲进口量的16%(140亿立方米),但较一年前下降了约72%。
米罗纽克指出:如果经过乌克兰境内的天然气管道继续全面运营,俄罗斯的供气份额可能会稳定在16%。2022 年,向欧洲供气的主要管线(北溪)和平衡管线(亚马尔-欧洲)均停止运作,而通过乌克兰过境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减少了近三分之二。
由于欧洲拒绝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以及主要方向的出口基础设施问题,对欧洲的管道天然气出口下降对于曾经坚定地站在美国阵营的沙特来说,继续推进中方的竞标将标志着该国在地缘政治方面又一次转向中国。如果与美国的谈判最终失败,沙特准备很快与中企合作。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德尔默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如果美国拒绝提供援助,沙特可能会转向其他国家。
他说,中方将继续在包括民用核能在内的各领域同沙方开展互利合作,同时严格遵守防扩散国际义务。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沙特政府正在研究中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企业提出的核电站建设方案,并将根据最佳报价作出决定。据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沙特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拥有自己的民用核能力,但美国拒绝沙特在其本土进行铀浓缩。预计这些国家将接受沙特关于国内铀浓缩的条件。
这令沙特开始寻找替代方案。尽管沙特青睐美国,但华盛顿对铀浓缩的限制将阻碍合作。
另外,一直在推动与沙特达成外交协议的以色列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保持谨慎,多名安全官员和反对派领导人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技术转让可能导致该地区出现核扩散。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沙特官员的话称,中国的出价比韩国和法国竞争对手低。
针对相关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沙是全面战略伙伴,双方在各领域开展了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沙特据称正在考虑邀请中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参与该国建设一座核电站的投标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德尔默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如果美国拒绝提供援助,沙特可能会转向其他国家。沙特据称正在考虑邀请中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参与该国建设一座核电站的投标。对于曾经坚定地站在美国阵营的沙特来说,继续推进中方的竞标将标志着该国在地缘政治方面又一次转向中国。这令沙特开始寻找替代方案。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沙特官员的话称,中国的出价比韩国和法国竞争对手低。预计这些国家将接受沙特关于国内铀浓缩的条件。
另外,一直在推动与沙特达成外交协议的以色列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保持谨慎,多名安全官员和反对派领导人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技术转让可能导致该地区出现核扩散。针对相关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沙是全面战略伙伴,双方在各领域开展了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尽管沙特青睐美国,但华盛顿对铀浓缩的限制将阻碍合作。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沙特政府正在研究中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企业提出的核电站建设方案,并将根据最佳报价作出决定。
他说,中方将继续在包括民用核能在内的各领域同沙方开展互利合作,同时严格遵守防扩散国际义务。如果与美国的谈判最终失败,沙特准备很快与中企合作。据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沙特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拥有自己的民用核能力,但美国拒绝沙特在其本土进行铀浓缩以浙江为例,今年1-7月对非洲锂电池的出口额达11.9亿元,同比增长262.9%。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下,以中国为代表的锂电产业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并且赋能汽车电动化,新型储能快速发展。丰富的锂矿、磷矿资源,便于锂电产业的就近配套,降低原材料成本。
再者,非洲是进入欧洲市场的中转地,不少欧美汽车厂商在非洲设厂,在欧洲掀起的汽车电动化浪潮下,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也意识到汽车电动化的重要性并出台相关政策。华友钴业在2021年底收购了Arcadia锂矿项目,拟建设年处理锂矿量240万吨,预计年产锂精矿14.7万吨;赣锋锂业持有Goulamina锂矿项目,锂矿资源达1.09亿吨,LCE达19.67吨,项目已于2022年6月开工,预计2024年投产。
截至目前,已有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亿纬锂能、欣旺达等超十家锂电巨头奔赴海外投资建厂。从日益增长的锂电池出口来看,非洲的锂电市场不容小觑。
加之,非洲南部国家依赖石油进口,电动汽车使用增加,有望降低非洲国家对石油的依赖,进而节省来之不易的外汇储备。从出口地区来看,锂电池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区表现强劲。近期,上海、福建、浙江、广东等地密集公布包括锂电池、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在内的产品出口数据。从资源优势上看,非洲在锂矿、磷矿上储量潜力巨大,仅津巴布韦探明的锂矿LCE就有367万吨。
过去一段时间,非洲市场进入锂电企业的视角更多以原料供应地的身份出现。在南非地区,蜂巢能源、派能科技、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等企业接连涌入,带动南非户储市场高速发展。
福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福建省锂电池出口570.7亿元,同比增长 110.7%,在欧盟、东盟等地区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上海海关数据显示,上海口岸今年上半年锂电池出口475亿元,同比增长 60.9%。非洲三大汽车生产国,南非、摩洛哥、埃及已经作出表率。
中国锂电池出口份额不断扩大,也说明,中国锂电企业加速出海布局抢夺全球锂电市场份额。外贸新三样再现强劲增长。